自2004年我国首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启动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这些门诊为毒品滥用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服务,帮助他们逐步摆脱毒品依赖,重建健康人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毒品滥用形式的多样化,治疗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戒毒药物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而新型替代药物的研发和推广又需要时间和资源。另一方面,门诊的数量和分布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一些毒品滥用问题严重的地区,门诊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当地成瘾者的治疗需求,一些毒品滥用问题相对较轻的地区,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门诊资源闲置的情况。在资源配置方面,当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普遍面临专业人员不足、医疗设备落后、治疗药物供应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门诊的服务能力和治疗效果。2024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向,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禁毒防艾工作,优化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布局,健全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衔接机制。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难以覆盖的地区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结合实务工作经验,笔者就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优化提出几点浅见:
推进新药研发。针对毒品滥用形式的多样化和治疗需求的不断变化,加强新型替代药物的研发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鼓励其开展新型戒毒药物的研发工作。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满足患者的多样化治疗需求。在推广新型替代药物的过程中,应注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确保新药能够真正帮助患者摆脱毒品依赖。此外,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药的使用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了促进新药的普及,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降低新药价格、提供补贴等,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接受新药治疗的积极性。
整合区域布局。针对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建议实施区域化布局策略,以实现服务的全面覆盖。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布局。应收集并分析各地毒品滥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包括成瘾者数量、分布、年龄结构、滥用药物类型等,以形成全面的毒品滥用地图。同时,结合人口流动数据、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医疗资源分布等信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出毒品滥用问题高发区域和潜在需求区域。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科学规划门诊的布局。在交通便利、便于成瘾者到达的地点设立治疗门诊。此外,考虑到成瘾者的隐私和心理健康需求,门诊应设置在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中。另一方面,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延伸服药点基本要求》,戒毒药物延伸服药点应该设在现有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不少于50人且居住相对较集中的地点,可以设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议在毒品滥用问题严重的地区,应增加门诊数量,确保服务覆盖广泛。还可以考虑与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立合作关系,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融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提升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加大对门诊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医疗设施、购置先进设备、引进新药品种等,确保门诊具备提供高质量治疗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对门诊专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涵盖最新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技术、心理干预方法、康复指导技巧等,以确保门诊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资源配置上,还应注重门诊之间的协同与互补。通过建立区域性的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网络平台,实现门诊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和转诊协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确保成瘾者在不同门诊之间得到连续、系统的治疗服务,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通过平台还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用药记录等信息,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取相关健康咨询和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为优化治疗方案和改进服务提供依据。
强化监管评估。要通过强化监管与评估机制,确保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务质量。首先,应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门诊的运营规范、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通过定期检查、督导和评估,确保门诊严格按照规定提供服务,保障成瘾者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门诊的服务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评估指标应涵盖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门诊的工作成效。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门诊,作为其改进服务、优化布局的重要依据。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增加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升评估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最后,除了监管与评估外,还应加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通过公开门诊的服务信息、设立投诉举报渠道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对门诊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促进门诊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
(作者马庆辉系西南政法大学国家毒品问题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王锟系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石门派出所所长)
甘肃禁毒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通讯地址:兰州市广武门街道黄河沿38号 投稿邮箱:gsjdw@163.com
甘肃省禁毒协会 主办 陇ICP备20000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