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枫桥经验”助推禁毒工作社会化治理

网站首页 » 国内禁毒

绍兴:以“枫桥经验”助推禁毒工作社会化治理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9/12/26 10:49:00 阅读次数:

□谢 佳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治理毒品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如何让有限的专业禁毒力量发挥出无限的社会治理效能?浙江省绍兴市各级禁毒部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依靠党委政府、依靠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走出了一条以“专群结合”为主体、以“防、打、治”为内容、以“社区、社团、社交”为阵地的毒品问题社会化治理新路,绍兴市毒品案件发案率、新吸毒人员增长率、吸毒人员复吸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

以防为主,建立全民防毒网

按照“打防结合、以防为先”的原则,绍兴市各级禁毒部门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制定出台了绍兴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禁毒工作责任考核办法》和《毒品问题重点地区重点整治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将《禁毒责任状》签订到市、县区、乡镇、村居社区4级,做到目标、责任、奖惩三明确。绍兴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常委会、政法工作会、禁毒专题会,分析查找问题短板、研究工作措施,将禁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绍兴创建“无毒城市”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绍兴各级禁毒部门全面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在社区宣传、网络宣传基础上,不断扩大宣传阵地。各地以流动人口聚居区为重点,以学生、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为主要对象,深入开展以防范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为主要内容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对一些外籍师生集中的高等院校,绍兴市禁毒办推动建立高校联络员、辅导员队伍,上门开展禁毒宣传。依托各类宣传平台,绍兴市把禁毒宣传的受众向一般人群拓展,由重点领域向流通领域深化,有效扩大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了全民防毒、禁毒、治毒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以打促防,筑牢专业打击网

作为打击和防治毒品问题的专业力量,绍兴公安禁毒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实施“露头就打、挖根掘土”的战术,坚决铲除毒品犯罪滋生土壤。为加大打击力度,绍兴公安禁毒部门以信息员、宣传员、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依托,织就一张覆盖广泛的打击网。

绍兴公安禁毒部门树立“有案必立、立案必破、有源必查、有根必斩”的打击决心,主动出击、深挖严查,多层面开展毒品犯罪专项打击活动,为毒品问题的社会化治理提供专业保障。

今年初,绍兴公安禁毒部门侦破一起外地向绍兴贩卖毒品的犯罪案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延伸挖掘,将侦查视线扩展到境外。通过缜密侦查,挖出一张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贩毒网络。截至目前,已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400余人。同时,通过对境外销售网站的网络侦查,掌握了购买、销售毒品的违法犯罪信息万余条,为多地公安禁毒部门打击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争取了主动权。

以治固防,构建矫治归正网

绍兴公安禁毒部门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导,积极依靠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机构,深入开展群众性禁毒活动,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毒品治理格局,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诸暨市公安机关在建立健全社区矫治网格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由社区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快递员组成的“义警队”,在帮助公安机关开展禁毒宣传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吸毒人员的矫治帮扶工作。店口镇一名社区干部为了帮助吸毒人员脱毒离毒,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吸毒人员家附近的社区,每天上门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吸毒人员消除心理毒瘾;在上虞区,公安禁毒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戒毒脱毒人员就业安置工作,为脱毒人员重返社会创造条件;新昌县公安禁毒部门针对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好奇心理占初吸者吸毒诱因比例较高等情况,建立了“初吸者心灵家园”,在自愿、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用个性化个案服务、私密性帮扶服务、人性化帮助服务,为初吸者们提供了一个成功戒除毒瘾的平台。

甘肃禁毒网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客

通讯地址:兰州市广武门街道黄河沿38号
投稿邮箱:gsjdw@163.com

甘肃省禁毒协会 主办 陇ICP备20000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