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凉市崇信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禁毒委关于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紧紧抓住禁毒宣传这一治本之策,夯实宣教基础、创新载体手段,逐步构建完善了“政府+社会”“线下+线上”相融合,主题式宣教与新媒介传播相结合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近三年未发生新滋生吸毒人员,群众禁毒知识知晓率连续多年稳步提升。
汇聚多方力量,建强专业队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预防教育机制,召开通媒联席会议,制定宣传规划方案,禁毒委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相关领导直接督促推动。成立全县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互通工作信息,确保落实到位。二是师资力量到位。会同教育部门培训、配备毒品预防教育兼职教师62名,将毒品预防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做到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师资、课时“五落实”。青少年学生接受禁毒知识教育率覆盖面达到100%。三是资源整合到位。深挖禁毒委成员单位、学校、乡镇(社区)宣教资源成立专项宣传队伍,成员涵盖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社区群众、志愿者、教师等群体200余人。利用宣传资源,突出宣传重点,全面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和《甘肃省禁毒条例》等禁毒法规和禁毒知识,不断提升群众防范毒品能力,使禁毒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做优多块阵地,夯实宣传基础
一是做优学校主阵地。县禁毒、教育部门联合在全县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评选,成功打造市级禁毒示范学校11所,省级禁毒示范学校2所。通过打造学校禁毒宣传样板,以点带面,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纵深开展。二是做优禁毒教育基地。投资140余万在崇信县第二中学建设县级禁毒教育基地,运用图文展示、影音播放等新媒体手段,每年对中小学生开展禁毒预防教育1.2万人次以上。三是做优社会面宣传阵地。加强农村文化礼堂禁毒教育阵地建设,用好村社阵地,积极推动禁毒宣教向村居延伸。在锦屏镇、新窑镇和城市社区等乡镇村社(社区)建立了禁毒文化广场、禁毒宣传工作室和毒品预防宣传专栏,形成了点线穿梭、城乡覆盖的流动禁毒宣传线。
丰富载体内容,提升宣传实效
一是线上线下发力。统筹线上与线下,全覆盖开展禁毒宣传。线下,联合司法、文化部门和工青妇组织开展禁毒公益志愿者队伍知识讲座100余次,开展禁毒文艺汇演10多场,累计受教育师生1万余人次。线上,抽调专职禁毒宣传工作团队,依托“中国禁毒”“甘肃禁毒”“平凉禁毒”“崇信禁毒”和“崇信发布”“崇信公安”等公众号平台开展宣教,利用年轻人流量汇集的优势,开展趣味性禁毒宣传,凸显宣传效果。二是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开展无毒崇信宣教专项行动,以街道社区和乡村基地为纽带,将沿线村居、教育基地、禁毒广场串点成线,融合乡村禁毒、校园禁毒、社会禁毒于一体,辐射学校55所,受教育乡村群众6万余人。三是突出宣传重点。广泛开展禁毒主题征文、书画比赛、主题演讲、禁毒班会、优秀教案和全县禁毒微视频竞赛等,通过禁毒元素的写作、绘画作品,让内容更鲜活新颖,做到可读、可看、可视、可互动。将毒品预防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毕业典礼等内容,大力探索实施沉浸式禁毒宣传,持续巩固“校园无毒品、师生零涉毒”成果。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以禁毒宣传“八进”活动和“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为抓手,以外出务工人员、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深入推进新时代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宣传实效。